东胜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持续研发新模型,用好旧模型,深化推进数字检察工程”的工作要求,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开展线索筛查,结合工作实际,成功应用公益诉讼检察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5次,立案5件。实现了以个案办理为切口,利用数字赋能监督,高质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以数字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一、应用数字思维,精准赋能资源保护
鄂尔多斯市处于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而地下水是本地区主要供水水源。针对养殖场违法取水的情形,东胜区人民检察院充分运用“数字赋能+科技助力”手段,精准高效发现违法取水案件线索并进行核实,通过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推动养殖场违规取水问题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
二、运用综合履职,积极守护食品安全
东胜区人民检察院聚焦涉食品类健康证安全管理缺位问题,运用数字检察思维,依托从体检机构调取的健康证办理数据信息与调查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信息进行比对,并经过现场勘察取证,分析数据结果,助力行政机关积极履职,规范健康证办理信息互通和管理制度,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守护食品安全管理。
三、利用数据分析,保护国有财产安全
国有财产保护是公益诉讼检察的法定职责,东胜区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大数据对国有财产流失情况进行精准监督。对违规发放高龄津贴致使国有财产流失问题,深入相关部门调取领取津贴人员信息和死亡信息,经碰撞分析发现已故高龄老人继续领取高龄津贴案件线索。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登记信息与环境保护税缴纳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辖区内部分房地产企业在生产建设项目过程中未依法缴纳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监督线索。针对上述导致国有财产流失的行为,及时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保护国有财产安全,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