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和上级院的坚强领导下,东胜区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锚定“创造一流业绩、打造一流品牌、锻造一流队伍”目标,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一、扛牢政治责任,强化法治保障
一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安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向区委、人大、区委政法委报告重大事项、重要情况等35件次。严格贯彻落实东胜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重点,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方案,并将法治建设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深化法治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等内容,组织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42次,研讨交流6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举办读书班、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28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8次。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党组会、联席会议专题研究4次,开展阵地自查、肃清流毒13次。
二、依法履职尽责,强化法律监督
(一)服务保障中心发展大局。一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办理故意杀人、毒品、电信网络诈骗等影响群众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700件773人,助力东胜“平安之城”建设。二是依法从严惩治腐败犯罪。强化监检衔接,办理职务犯罪案件7件,助力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三是扎实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全面排查38件涉企案件进行“挂案”清理。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件19人,对3件案件开展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四是开展“生态检察三大协作统一行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5件,依法督促修复受损耕地、林草地等1000余亩,督促清理城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155吨,助力东胜“生态之城”建设。
(二)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一是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办理民事申诉案件27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290余次,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17件。二是依法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1件,1件支持起诉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持续深化司法救助工作,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6件,发放救助金33.3万元。三是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78件101人,开展综合履职案件10件,对6名涉罪未成年人做出不起诉决定。组建考察帮教团队,开展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及犯罪预防等活动46次。3名检察人员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被自治区院记三等功和嘉奖。
(三)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一是刑事检察精准有力。办理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案件1249件1909人。探索轻微刑事案件“一站式”简案快办机制,集中办理危险驾驶、故意伤害等轻罪案件541件624人,实现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加强监管活动、社区矫正、财产刑执行等刑事执行活动监督,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82份,提出检察建议5件。二是民事检察优化升级。办理审判程序监督、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等案件70件。三是行政检察全面深化。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件,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2件。稳步推进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工作。四是公益诉讼高效规范。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2件,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件。1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检察建议书被评为自治区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五是数字检察卓有成效。创建“金融安全领域涉二手房贷款买卖、伪造假离婚证类案法律监督模型”,斩断一条辐射全国多个省市的制造售卖假证黑色产业链。持续加大模型应用力度,应用模型21个、成案50件。3名检察人员因数字检察工作获省部级通报表扬,荣记三等功。
(四)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用好人大代表工作站,常态化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3名检察官接受人大履职评议,“检护民生”专项工作报告受到人大主任批示肯定支持。二是主动接受民主监督,邀请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专项检察、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00余人次。自觉接受区委政法委对执法司法活动监督,按季度向区委政法委汇报重大事项情况4次,参加案件汇报、分析会商等20余次。三是诚恳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开展诚信工程建设,采取公开听证、上门听证等方式听证案件75件,组织诚信法治宣传活动12场,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425条。
三、做优普法宣传,强化法治意识
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紧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各类普法宣传79次,拍摄“维权有典”等各类普法宣传视频12期。二是全面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作为东胜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单位,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演讲”多元化普法、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治理等活动50余次。开展检察开放日1次,三是全面强化宣传阵地管理,切实规范稿件发布、舆情处置等工作,严格执行新闻信息宣传稿件“三审三校”制度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实效性。牢固树立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新闻宣传“三位一体”理念,持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两微一端一抖”平台发布工作信息640条,被最高检公众号、检察日社等转载宣传报道602次。
四、突出专业规范,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素能提升工程。开展“三全式”培训42人次,组织“三真式”实训2次。检察人员荣获“自治区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业务能手”等29项业务表彰奖励。二是大力加强检察人才培养。提拔选任内设机构副职5人,推选后备人选和中长期培养对象20名。三是持之以恒抓好纪律作风建设。深化落实“1+1+3”全员督察模式,开展督察检查30余次。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三个规定”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填报121件次。
五、存在的问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法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依法治区专项工作的总结还不够到位;二是法治工作队伍有待加强,部分检察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所欠缺,业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法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坚决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东胜区“三区四城”建设,找准推进法治建设的切入点,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房地产问题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加强检察供给、优化检察服务。
二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纵深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着力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资源保护等民生领域加强法治保障,持续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个人信息安全、未成年综合司法保护等领域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三是持续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落细。持续优化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加快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四是着力锻造一流检察队伍。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能力建设和法治建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一流检察队伍。